SomaScan vs. Olink

西班牙阿兹海默研究中心近期于medRXiv上传了一篇基于临床应用的技术论文,比较了两种不同蛋白质组学平台:SomaScan和Olink® Explore。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101/2024.07.18.24310563

研究涉及了超过两百例阿兹海默(AD)病人的1370个脑脊液(CSF)样本;除技术的对比外,论文后部分也沿用了临床组学论文的标准思路,计算并列出了一系列可能跟AD临床表型相关的蛋白生物标志物。

就技术而言,研究者们发现Olink在板内(intra-assay)和板间(inter-assay)CV值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变异性;在板间CV值的评估中,Olink平台表现出显著更多的极端CV值、且中位数超过10%、比SomaScan平台的5%更大。在板内CV值的评估中,Olink平台的中位数依旧超过10%、也大于SomaScan平台的5%。从具体数据来看,SomaScan板内98.6%的蛋白质CV值低于20%、板间,93.7%的蛋白质CV值低于20%。因此,SomaScan的测量精确性和一致性更好、更适合需要对数据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的蛋白组分析。虽然没有在结果中强调,研究者们所采用的SomaScan产品是SomaScan 7k,理论蛋白覆盖量可达7000种,也高于Olink现有水平。不过研究者们强调了Olink对于部分蛋白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要更好,如NGFR、IL10RA等;且Olink所需样本起始量的理论值更低(网站报道为Olink 5uL左右、SomaScan 55uL左右)。

这并不是唯一比较基于抗体(Olink)和基于适体(SomaScan)的蛋白分析优劣的论文(笔者注:文中研究者们将Olink简单归类为抗体法是以偏概全的,毕竟ELISA等传统蛋白分析法也是抗体法。对Olink更准确的定义词可以是”亲和扩展抗体法”或“多重抗体法”)。相似的论文还包括Ronny等人在2023年发表在Clinical Chemistry上的、对二者在血液样本蛋白检测上的技术评估(PMID: 36508319)等等,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。出于多种原因,多数同时期技术的比较论文并不会给出特别偏向性讨论结果。考虑到除了对共同鉴定的结果进行定量上的评估,笔者认为以后的论文可以额外关注只在SomaScan或Olink中鉴定到的独特蛋白。若这其中有高分蛋白标志物、并能给出实验验证,足以胜千言……

论文也提到了质谱是目前高通量蛋白质组鉴定的金标准方法。关于质谱和Olink技术的比较,笔者曾发表过一篇技术综述(https://doi.org/10.1093/lifemedi/lnad023),欢迎感兴趣的读者参阅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西班牙阿兹海默研究中心近期于medRXiv上传了一篇基于临床应用的技术论文,比较了两种不同蛋白质组学平台:SomaScan和Olink® Explore。链接:https://doi.org/1